第13章 九死一生(2 / 2)

加入书签

邓婵欢喜的去了。

望着邓婵蹦跳而去的背影,风辰苦笑着道:“你娘差我将你送来,结果却是你把我送来了,真不知你是如何办到的。”

“小婵儿先是把你搬在竹席上,然后用绳索一步一步的拖了你半里地,幸好遇上一位认识我的樵夫,将你送到我这里来。你已经昏迷了三日,小婵儿把你送来时,你几乎生机完全断绝,你是如何受此重伤的?听小婵儿说,和你在一起的还有三个人,你能说下是怎么一回事么。”

说话的是一四十岁左右的中年男子,穿一身白色布衣儒服,显得神采奕奕,倜傥潇洒的高大身材配以颌下的长须,自有一股脱尘的飘逸况味。想必此人便是邓婵的义父严子陵了。

严子陵此人文才武略,满腹经纶,极有才气。为人正直,高风亮节,在长安游学时,王莽曾多次招其做官入仕,均被拒绝,后来实在不胜其烦,干脆到这桐柏山做起了隐士,潜心研习医术,为附近的百姓治病救人,颇受当地百姓尊崇。虽是隐士,却远近闻名。

听严子陵问起,风辰陷入了回忆。

一切仍都像在眼前一般。从战场救出邓婵,小庙中见到漠北双叟,邓婵生病,遇见丹王,双叟逼其念书,以身试毒,到最后服下几乎让自己送命的玉泉,所有一切,历历在目。

风辰边喝着邓婵端来的第二碗粥,便将所经历的事一一道出,只省略了服了玉泉后体内感受那段,因为其中痛苦实难以用言语表述。

不说严子陵在一旁听得眉头紧蹙,就连邓婵听到紧要处也是紧张的大气不敢出。

言毕,严子陵仍一脸凝重。

风辰问道:“那漠北双叟所说的魔师是谁,严大叔可知道?”

严子陵站起身来,双手负于身后,缓缓在屋内踱着方步,在窗边立定不动,沉吟一阵后,转过身来道:“魔师赤风阳,是被江湖公认为天下最厉害的人物。”

“最厉害的人物,那岂不是天下第一了?比之那仙剑又如何?”在风辰眼里,仙剑的地位不容撼摇。

“二十年前,江湖上还没有魔师这么个人,他就像一夜之间从魔界穿过来的魔神一般,所到之处,到处是腥风血雨。无论正邪两派,抑或是官府,都无人能敌。死在他手下的武林高手不计其数。”

停了一下,严子陵似在追忆当年的惨烈境况,接着道:“就连当年的武林大宗师,圣手戚忠亦受伤败走,戚忠也是当年唯一在他手下受伤后仍能脱身的人。后来戚忠伤重为刘秀父亲所救,那是后话。”

“后来呢?”风辰、邓婵二人在一旁听得胆战心惊,不知世上怎会有这么厉害的魔头。

“后来,魔师和他来时一般神秘,突然消失了。其中缘由,江湖上只有极少数人知道。我也是因和刘秀父亲交好,从圣手戚忠那里得知的。”

严子陵拿起一只绘有青竹图案的茶壶,倒了一盏茶,顿时房间茶香四溢。

严子陵小抿了一口,悠悠说道:“后来仙剑云万里和佛印景卢,三大宗师中的另两位,双双联手,同魔师赤风阳大战于太白山之巅,那一战打了多久,如何的激烈,戚忠并未亲眼得见,只知道魔师以一人之力敌两大宗师仍不曾落败。魔师当时提出一个条件,声称如果两大宗师同意,他二十年内不踏入江湖半步,否则便大杀四方。仙剑和景卢见不能奈何对方,只得答应。此后三大宗师同魔师一同消失不见。”

“是什么条件?”邓婵急不可耐的问道。

“便是仙剑的《太平清领书》和景卢的玉泉!”

风辰身躯猛然一震。

“不错,正是你从漠北双叟那里得来的那本经书和被你服下的玉泉。那漠北双叟曾是漠北一带顶尖高手,在江湖黑榜上亦可排的上前十,后被魔师收服,替魔师效力。”

就在此时,屋外传来悠悠一声:“好美的景致,好香的茶!不知严兄能否赏我一杯香茗呢?”

以严子陵的持重,仍不免色变!

↑返回顶部↑

书页/目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