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98章 携人(二)(2 / 2)
“吓,你这个丫头真是奇怪,一会儿天不怕地不怕地跑出府,现在让你扎个耳朵眼儿,你却不敢了。”
我的脸色黯淡下来,君闻书知道说错话了,有些吞吞吐吐地说:“扎一个吧,我看她们都扎,应该不会很疼。”
我不声不响地推了过去,行了个礼,出去了。君闻书愣在原地。
我俩都有心病,他能猜出来我的,我却猜不着他的。但我知道,他有心病。
我叹了一口气,又是年终,荸荠,你在做什么?有时夜里会梦见他,还是瘦瘦的样子。从来都没有梦见过去,梦见的全是他又在我身边了。有时我们在一起说笑,有时他出现在我面前,就要手拉手的时候,便突然醒了。
也许梦就是梦。只是不知荸荠好不好?虽然毫无音讯,但我知道荸荠就像是冬天的草籽一样埋在我的心里,一有春风就会发芽。
君闻书的坠儿我到底没收下,他也没再提起,那次之后好几天我们才恢复原来的状态。
年三十,府里拿来些爆竹说驱邪,一群人围着放了,虽然没有烟花,但大家都很高兴,围着爆竹互相有说有笑,人人脸上都是一团和气。君闻书穿着湖青色锦面丝棉袄过临松轩去了。锄桑悄悄对我说:“这些日子你和少爷近,我没得空告诉你,那事儿,成了!”
我点点头,“听少爷说了。”我没告诉他君闻书早知道了。
“我有点儿纳闷,引兰说,少爷看了眼婚约就对夫人说放走吧,真是想不到的顺利。你说,咱少爷是那样的人吗?他多仔细!”
是很仔细,他知道那是我写的。“放了就好,你管那么多干吗,难不成你想少爷较真儿?”
锄桑点点头,“引兰这就可以出来了,希望别生什么事端。”
“你放心,不会的。”我心想什么事端也不会有。
锄桑奇怪地看着我,“你就那么有数?”
我笑了笑,没说话,倒想起要提醒他,“锄桑,你悄悄地给引兰找个住处,咱们先凑凑,不行你们先租间小房子。”我想起我出逃时的经历,引兰总不能学我住地窝子吧!
“我正看房子呢,得先让引兰在那儿等着,我过些日子出去就回我老家。这些年没攒什么钱,好在引兰有心,她说也不必太好了,总得留点儿钱奔生活。”
我笑了,“现在就引兰说这引兰说那的,真过了门,你还不成‘妻管严’了?”我俩都笑了。
锄桑不好意思地摸着脑袋,“真要能成,你也算大媒人呢。”
我敲了一下他的头,“不害羞!”
“我在府里也待不长了,”他叹息一声,“总不能让引兰一个人待在外面。”
我心里也有些酸,有了小日子多好啊。我知道君闻书会放锄桑的,他何等聪明!
“放心吧,都会好的。”我拍了拍他的肩膀。我真心希望他俩好,就像是自己的梦想无法实现,拼了命也希望帮别人圆梦一样。
跟君闻书去临松轩的永远是侍槐,不经意间,他也二十了,正儿八经的年轻小伙子了。想当初在内厨房初见时,他也就十岁出头,也不知他有什么打算。引兰要出去了,侍槐和我还在,就是听荷,唉!算算已经四年了,我又怎么办?难道真要给君闻书做小?不愿意,怎么也不愿意!一夫一妻、对对方忠诚这种观念是与生俱来的,并不会随着我穿越到宋朝而有所改变。即便君闻书独宠我一人,可那个女子怎么办?她岂不是很可怜。虽然即使没有我,君闻书可能也不会对她好,但毕竟她的悲剧不是我直接造成的,我可以心安理得。说我自欺欺人也罢,就是不能那么做,三个人的悲剧啊!就算我真喜欢君闻书,我也必须退出,更何况我……
我的归宿在哪里?我的未来又在哪里?
现在的君闻书是君家正式的家长了,一切事情都由他亲力亲为,好在他母亲还在,也能从旁指点,不至于很窘。这都是他和我说的,君闻书长大了,不是那个只爱躲在书斋里看书的男孩儿了,他很自信,也慢慢成熟了。
听侍槐说,君闻弦并没有去临松轩吃年饭,夫人打发人去叫,她回说她是嫁出去的女儿,年节不该在娘家过。她回府是无奈,但也不敢过年时去夫人那儿,免得坏了府里的风水宝气。
我们几个叹了一阵儿,觉得君闻弦真是可怜,少时无母,君夫人虽对她也算尽心,但毕竟隔了一层,就连引兰都说“原来是防着二小姐”。眠芍为自己争婆家,拿她当棋子,也算顺便替她争了个夫君——不管那夫君对她如何,总算是有人家,而且依杨骋风的性子,虽不至于对她多好,但也不至于刻薄她。可如今她还是落成这样。遥想君闻彩出嫁那天我曾见过她一面,还记得她是一副未践凡尘的样子,到底是什么原因让她无奈地回了君家?又是什么原因让眠芍送她回君家,而又自去了呢?真是杨家打发的吗,为什么?君闻弦再不好,也不至于被休啊!到底是什么原因呢?
↑返回顶部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