十七挖错了一个墓?(2 / 2)

加入书签

土被一铁锹一铁锹地抛了出来,不多时,猴仙就只在盗洞外面露出了一个撅起的屁股。

忽然,盗洞下传来了沉闷的“咚咚”声。几分钟后,猴仙从盗洞里钻出来,猴脸上满是泥土:“前面有一扇石门!”言下之意:这是以前就挖好的盗洞,所以再次开挖就省事很多,现在我已经找对入口了。

“石门?”和衣而睡唐凌撑起身子,卧在他旁边的壮壮也猛地抬起了头。

猴仙点点头:“自古以来,墓主人一旦安葬妥当之后,封陵工匠就会用特制的‘7’字型工具——俗称‘拐钉钥匙’来启动石门后的‘自来石’,让它顶住石门!”

薛青狂喜道:“那我们快走吧,还犹豫什么?”

“不行,按照野史记载,出现自来石的多是帝王陵!如果这个墓真地是麦良墓的话,我们贸然地进去挑战古人,会死得很惨的!”猴仙龇牙咧嘴地说。

“那怎么办!”唐力迫不及待地问。

“还能怎办?进还是要进,难不成到了这里不进去了?但你们小心一点总没错吧?”猴仙苦笑着。

唐凌翻了翻白眼站起身,壮壮也同样地站起了身。

“那……那个猎户怎么办?”秦策看着正在远处削着木棍的和得。

“出山还要靠他带路呢,否则我们连山里哪些草能吃哪些草不能吃都不知道,我去跟他谈谈。”唐力有些不爽地说,又看了猴仙一眼:“喂,你赶快准备盗墓的方案。”转身向和得走了过去。

秦策陷入沉思。现在,他不但怀疑猴仙,而且更加怀疑和得,他总感觉这个猎户神秘兮兮的——

自从来到这片坡地后,和得就不断地削着标枪,现在,他的身边已经有一排十余根栎木标枪了,都是一端钝,而另一端锋利异常,如同一支支削尖的铅笔。

因为离得远,秦策也不清楚唐力跟和得说了什么,他只能看到唐力在做着手势,而和得或点头或摇头,神色漠然。

许久之后,唐力一脸轻松地走过来:“搞定了,他愿意跟着我们进古墓去,不过要求我们再支付给他二个大洋。”

唐凌点点头,拿出钱给了和得。而猴仙看了秦策一眼后,就再次缩着身子,进入了盗洞之中。

“秦策,不如我们也进去瞅瞅?”唐凌边说边牵着壮壮走进盗洞。

“好。”秦策微微犹豫,也马上跟着唐凌进去了。随即,唐力、薛青、和得也都跟了进去。

盗洞比他们想象中的要长很多,而且蜿蜒曲折。

走着走着,秦策忍不住回过头,看了看身后的虚无的黑暗,因为他好像听到了七个人的脚步声。

分明只有六个人,为什么会有七个人的脚步声,难道是回音?还是……

走了近五十米之后,他们进入了一个耳室,那样子就像是一个小厢房。

唐凌用打火机点燃了角落里的一盏油灯,映亮了整个房间:“点个灯就不仅能照明,还能观察到这里是不是缺氧。”

秦策借着昏黄的灯光看过去,就看见前面有一块被前人打开的,足有三米多高的大青石。

唐凌看着青石上面雕刻出的古朴纹样,发现大多是奇特的动物造型,比如变形的青蛙、呲牙的蛇头、猴头人身像等等。

“这就是我说的那扇石门。”猴仙摸了摸嘴巴。

众人走进石门,发现门后果然有一根一米多长的石头,想来就是原本顶住石门的“自来石”了。

石门的内侧还有一篇用篆书刻成的墓志铭,上面依稀可以看到“改土归流”这四个字。

“怪了,传说中的黄金古墓的主人麦良是元代的人……”秦策拂去了墓志铭上的灰尘,“而改土归流是清朝的事。”

“什么改土归流?”猴仙不解地问。

秦策解释说:“清朝雍正年间,丽江实行‘改土归流’,朝廷委派流官任知府,改土司制为流官制,加强了中央对西南地区的统治。”

“墓志铭上说的好像是清代的一个土司后裔,他的名字我看不懂……”唐凌指指点点地说。毕竟,他因为妈妈白月烟的缘故,对云南的历史颇有了解,“这上面说,清代以后,木氏土司的势力渐渐衰微,原因是西藏又一次纳入了中央王朝的版图,使丽江失去了‘西北藩篱’的政治区位优势,康熙年间实行‘改土归流’后,木氏土司更一蹶不振……不过瘦死的骆驼比马大吧?否则怎么有钱造这么大的墓。”

他像是在解释,又像是在自言自语:“墓志铭上好像就是这么个意思,不过有些字我真地看不懂,有些句子我也不理解,哎。”

↑返回顶部↑

书页/目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