三十三葬式:黄肠题凑(1 / 2)
而让大家更加惊讶的是,石台上竟然建造了一个长方形的木头“房子”!那些造“房子”的木头是粗细长短都完全相同的淡黄色柏木。除了长方形的四个角,其他不管是从哪一个方向上看,这些木头都是端头向外。
叶灵一下子想到了古书上提到的一种墓葬方式……
刘丰的眼睛在木头房子的周围打转,因为他看到那个木头房子的周围摆放着数以百计的青铜器,陶器,甚至是金器。
“黄……肠题凑。”叶灵结巴着说。
“什么长?什么臭?”秦策也一无所知。
“都到了这里呢,我过去看看!”刘丰小心翼翼地踩着小圆石穿过水池,踏上了那座五米见方的石台,还拿起了一个刻着两头牛的青铜罐子,左看看右看看,脸上露出了欣喜的表情。
“秦策,我也过去了。”木花青紧跟着刘丰,缓缓地走到了水池中央的石台上。同时,唐凌也踏上了水池里的小圆石。
木花青瞄向了那个木头房子,自言自语说:“这是一种帝王墓的形式,至迟在战国时期已经出现了,盛行于西汉时期……‘黄肠’的意思是指‘这种葬式所用的木材都是剥去树皮的柏木,木色淡黄’。‘题凑’是指‘木头放置的方向和棺椁放置的方向垂直’,这样,我们就只能看到木头的端头。”
就在这时,周振虎、贺拉斯那些人也带着家丁翻过了岩壁,子弹“噼噼啪啪”地打了过来。
唐凌担心叶灵,就站在小圆石上冲着她大喊:“快,快过来。”
“嗯!”叶灵得到了鼓励,小心翼翼地踩上了第一块的圆石……
突然,一阵刺耳的破空声传来。
大家都不约而同地抬起头,发现无数支长箭,宛若蝗虫一般,从墓室的侧面射出来,倾斜成六十度!
大家都忙左躲右闪,无心再打架了。
突然,一支箭头打磨成三菱形的箭矢对着她飞过来。
叶灵吓得两腿发软,竟走不动了。
还好,唐凌眼疾手快,往她那边的圆石踏了一步,然后抱着她飞快地来到了石台上。
一个家丁慢了一步,被长箭中,狼狈不堪地掉进了水池里,把冰冷刺骨的地下水都染成了触目惊心的暗红色。
木花青灵活地爬进了三米来高的黄肠题凑,见刘丰正靠在木头堆的内壁上,倾斜成六十度的箭雨射不到他。
黄肠题凑里面有两副棺材——它们由整块的大木板制成,上面覆盖着一层用丝线穿缀金、银、玉石等各种珠宝而制成的装饰品。
“这层东西是‘珠襦’,相当于汉代同时期北方诸王的‘金镂玉衣’。”木花青对刘丰说。
棺材的西端放着一个广口的青铜贮贝器,外形像个罐子。贮贝器的旁边是成套的马具,铜剑,铜柄铁剑,成捆的矛,铜斧,还有多副金剑鞘。
箭雨渐渐地小了下来。
木花青和刘丰站起身,把刚刚爬上黄肠题凑的唐凌和叶灵拉了进来。然后秦策也爬了进来。
唐凌拿起了一把铜矛头,发现它后面还残留着一段木柄,用朱黑色的漆画出了线纹。
刘丰把已经被撬开的两口棺材的盖板一一拿了起来,发现棺材里是两具泛黄的骸骨,骨盆都很狭窄,应该全是男性的。
“两个大男人合葬在一起?”唐凌看了木花青一眼,“哎,这个墓里埋了对有断袖癖的人。”
“这是什么?”叶灵发现其中一具骸骨边上放着一张帛书,用丝织成的。
唐凌拿起帛书看了会,难以置信地说:“竟是个古滇国时期的墓,看,这是汉代的帛书。”
“古滇国?”叶灵也知道一些:战国时,楚国将领“庄蹻(音同敲)”率军进入云南,打败了当地的土著。
而当庄蹻得胜,想要班师返楚的时候,秦国阻断了庄蹻的归路,庄蹻和他的部属只好又跟土著握手言和,一同生活。
由于庄蹻带来了各种先进的技术,最终,竟被土著拥立为滇王,这便是云南有史可考的第一个王朝。
“滇王归降汉武帝的时候,汉武帝赐予了他一枚金印,叫做‘滇王之印’。”唐凌来来回回地翻看着帛书:“这里有提到了,滇王之印就在这口棺材里。”
“啊?真地?”木花青仔仔细细地搜索着棺材里的每一个角落,但连个印章的影子都没有!
“你不用找了,这个墓早已经被人盗过,我不是第一个打开棺材的人。”周振虎的双手扒着木头堆,吃力地往上攀爬着。
木花青也敏捷地爬上了木头堆,只看到周振虎的左腿上扎了一支长箭。
“其实我待你不薄……离婚是你自己提出的,不是我提出的。”周振虎颤抖着说,“你自己跑到报社去刊登离婚新闻,我完全不知道,就被你离婚了!”
木花青犹豫着,看了黄肠题凑中的秦策一眼。
秦策摇摇头,左手用力一撑,爬上了木头堆,右手的枪径自指向了周振虎的脑袋。
木花青退到一边,任由秦策对周振虎开枪。
“呯!”
↑返回顶部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