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07章 是谁(一)(2 / 2)
是的,我不是人。这时候还能如此冷血的是人吗?可不这样做,就能换回来君闻书?既然用情感换不回来,就用理智。我不受绑匪的威胁,逼到最后,也许还有一线生机。
我对侍槐吼的那句话是:“少爷对你重要还是对我重要?”唉,君闻书,你千万挺住,我在和人家赌,赌你的命!我不哭,我等。哪怕就剩我一个人了,我也等着,我要把你迎回来,无论你是死是活!我要等着把你的家安顿好,无论你能不能再活着回来!即便你真回不来了,我也要等着看那些人难受。君闻书,你要撑住,我在为你努力,我从来没有为你努力过啊!我落泪了,君闻书,回来吧,回来吧,我在等着你带来好玩意儿,你回来吧……
坚强也能传染,侍槐从最初的慌张中走出来,看榆栽桐互相勉励。我们在心里已经接受了君闻书死的结果,最坏的都想到了,还怕什么?
君闻书被劫的消息被传得沸沸扬扬,多数人表示同情和叹息。有人传就好,有人同情就好,我就是要每个人都知道,让每个人给我做传声筒,让绑匪在众目睽睽下逐渐感到压力。我让侍槐和栽桐出去探消息,自己则挨个儿问询那些上门自称提供消息的人,并详细地记在纸上,试图从中找出线索。这些消息有的是真的,有的是假的。我最痛恨在这种时候浑水摸鱼的人,真不是东西,若不是精力有限,我会直接把他们送去衙门!但我终于忍住了没发火,只是戳穿了让他们走人。眼下君家不宜再添乱,得饶人处且饶人吧,我也想给君闻书积福。
每天晚上,我都会去临松轩向夫人报告情况,恭恭敬敬的,尽量向她详细说明每一条消息及我的分析。她只是冷冷地听着,从头至尾一句话都不说。她整个人似乎干枯了,眼睛仅剩下微弱的亮光,让人看了心惊。每次退出去后,我都会暗自叹气,不知她还能支撑多久,而如果她不在了,君家怎么办?也许她和我一样,都是勉强才能支撑下来。我甚至希望结果永远不要出来,就这么等着,虽然明知没希望,却还是没有绝望,也许这样还能撑着她活下去。我也无数遍怀疑自己是不是做错了,可再一想,还有更好的办法吗?唉,君闻书……
早过了交赎金的日子,君闻书生还的可能性基本为零,每每想到这儿,我的泪就不停地流,但我的愤恨很快压过了悲哀。我继续等,我恨他们,我不哭,我绝对不在他们之前倒下去!虽然我知道,等回来的很可能是全尸,但我相信那些绑匪也不好过。鱼死网破,谁都别想得手,你不怕扎手就拿着,总有一天会有人反了你,你就拿着吧!君闻书,别怪我撕了你的票,别怪我啊。
府里府外都知道是我的主意,说什么的都有。有人说,我一向被压着,这时抖起来算什么东西;有人说,我一滴泪都不掉,君闻书真是瞎眼了;甚至有人说,我故意整死君闻书,好在君家独揽大权。我原来最恨别人在背后中伤我,现在却平静了。有时明明看见一堆人在悄悄议论,或对我指指点点,我还是故意昂着头走过去,让他们低着头无趣地散了。你弱他就强,我连君闻书都牺牲了,还怕你们!我现在谁都不在乎了,爱说什么就说吧,我就是君闻书的“小妾”怎么了?
日子昏昏暗暗地过去了,君闻书被劫已有二十多天,难熬的二十多天,我内心混乱的二十多天。君闻书似乎永远不会再回来了。王家那边始终一点儿音信都没有,打发人问过几次,都说没有进展。林先生摇头不语,难道这世上没有王法?难道这桩婚姻就这么不值钱?那是君闻书的命啊!林先生安慰我,“姑娘,官场中人一向以自保为上。落叶的树木,皮枯根旺,牵扯太多人也不大好查。王家是指不上的,我们还是尽自己之力吧。”
我贴出的告示引来了各种消息,最多的是关于车。有人说看见了车的去向,有人说在某处看见这辆车停歇了,越来越多的消息指向明州。明州?那不是君闻彩的婆家吗。君闻彩已经过世,怎么扯上了明州,难道是明州的胡家劫了人?没道理啊!还是他家就是君家的仇人?我问了林先生,他沉吟着,“姑娘,劫走少爷的是谁不好说,但肯定不是明州胡家。”
“先生知是谁劫的?”
林先生摇摇头,叹了一声,“老朽也只是猜测,但恩怨的事,少爷恐怕也不愿姑娘多知道,你就别想了吧。一场恩怨,谁都没赢,如今我们行事实际上是把……人质杀死了,恐怕少爷也不会回来了,有意义的,也只是看看鱼死网破的结果了。”
林先生话里有话,我听不懂。突然想起君闻书求的签——不必问椿萱,要问椿萱友,来从来处来,走向去处走。来从来处来,走向去处走,是什么意思?君闻书在扬州?临安?要问椿萱友是什么意思?椿萱是父母,椿萱友,是父母的朋友。君如海的朋友?那君夫人为什么不去问,这个人是谁?
↑返回顶部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