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51章 第五十章(1 / 2)
转眼三百多年过去。
话说天奴这个小人,只因倨傲被杨戬打了一顿,后又因懿德公主过世的缘故被杖责一千六百廷杖,一直耿耿于怀,总想寻了二郎神的错处,好趁机参上一本,以报当日之仇。
这日,还真让他无意间发现了一桩,他如获至宝,匆匆向瑶池赶来。
瑶池这边却有值星官来报:西海龙王敖闰求见。
玉帝微觉诧异:“敖闰?他来作甚么?”于是下令传召。
不一会儿见一个颤巍巍的老龙王进了瑶池,一见玉帝便跪倒在地哭道:“陛下,老龙管教不严,让不孝女闯了大祸,特来向陛下请罪!”
真君神殿。
杨戬正对梅山老大康子真、老二张升交办着寻常事务,忽见老五郭申匆匆赶来急切报道:“二爷,二爷,不好了!方才南郡河神偷偷前来报信,说咱们当年在南郡办的事被天奴那小人给察觉了,如今他正在赶往瑶池,要举报于你!”
众人大惊。
杨戬霍然起身,当机立断吩咐道:“快!先把真君神殿的一切痕迹给清除干净!”
众人忙应下赶紧行动了起来。
杨戬寒着眸,径自沉吟着。
不一会儿,果然有值星官前来,请二郎真君到瑶池一叙。
待值星官一走,康子真急道:“二爷,这瑶池你怕是去不得了,要不咱们召齐一千二百名草头神,直接杀出南天门罢?”
杨戬微微一抬手,沉声道:“不急,幸好有南郡河神提前赶来报信,咱们还不至于措手不及,失了先手。李博安改名一事早无迹可寻,唯一能露出破绽的,想来想去也只有那一个月的暴雨了,这下界已过三百年,只要咱们真君神殿没有让人抓到把柄,未必没有转圜的余地。我先去看看。”
张升皱眉道:“二爷……”
杨戬整了整衣冠,一拍他的肩安慰道:“放心吧,就算真出了事,这点自保能力我还是有的。”他看向康子真吩咐道,“我会让王母娘娘亲自来搜查真君神殿,老大你们在这之前一定要整理干净,如有不妥,就请诸位兄弟带一千二百名草头神先行下界,杨戬随后再与诸位汇合。”
康子真见他如此安排,自然不好再反对,只得拱手道:“请二爷放心!”
杨戬见安排妥当,这才去了。
一进瑶池,杨戬便见竟有西海龙王在侧,心下微感诧异,面上却不露声色,只上前行礼道:“小神见过陛下、娘娘。”
玉帝突然拍案怒道:“杨戬你好大的胆子!你可知罪?!”
杨戬故作诧异地抬起头来道:“不知小神所犯何罪?陛下此话从何说起?”
王母紧紧地盯着他厉声道:“杨戬,有人举报,说你当年在处理书生李博安一事中,明罚暗放,故意欺瞒陛下与本宫,可有此事?”
杨戬微作沉吟状:“李博安?”他似乎记起了什么,脸上渐渐现了怒意,只冷冷一笑,回道:“不知何人诬陷杨戬?杨戬请求与其对质。”
王母目光一扫,威厉道:“天奴。”
站在一旁的天奴这才上前,皮笑肉不笑地对杨戬道:“真君大人果然好定力,也难怪可以不动声色这么多年,天奴实在是佩服。”
杨戬眸中寒光一闪,轻蔑笑道:“我当是谁呢?原来是你。一个小小的仙官,竟胆敢诬蔑我堂堂的司法天神,你是没被打够吗?”
“你!”天奴气得脸发白,又强自忍住,只冷冷笑道:“真君大人若真是依律办事,天奴自然不敢胡乱说话,只是,大人,”他顿了顿,有意放慢了语速道,“您这司法天神似乎有纵容逆贼之嫌啊?甚至连陛下和娘娘都敢欺瞒。天奴只是不忍天听受此蒙蔽,故而斗胆,愿与真君大人对质。”
“呵呵。”杨戬似乎听到什么好笑的事一般轻笑两声,眼中寒意不减,只淡淡道:“看来你倒是有备而来,既然如此,杨戬洗耳恭听了。”
天奴故作玄虚地上前一步,只狠狠地盯着杨戬的眼睛问道:“大人当年受命将书生李博安打入十八层地狱,然而大人表面上按陛下的旨意办理,暗地里却让那李博安改姓,逃过一劫,此事大人可敢承认?”
杨戬不屑一笑,反问道:“既然你如此笃定,想来手上是有证据了?”
天奴一时语塞,只辩解道:“此事真君大人原本做得极为隐蔽,如今凡间又过了三百余年,早已物是人非,若非天奴偶然听到民间流传,也不敢相信大人竟会如此胆大包天。”
杨戬微微挑了眉,冷笑道:“哦?也就是说你仅凭一些民间传言,根本没有证据了?”他蓦然变色怒喝道:“大胆天奴,竟敢空口白牙诬陷本神,该当何罪?!”
天奴被喝骂得不由一抖,忙向王母求救道:“娘娘……”
王母看了杨戬,语气轻淡只问道:“既有民间传言,二郎神,你就不想解释一下这传言吗?”
杨戬微微笑道:“娘娘,想我杨戬数千年来在民间自有威望,李博安既是我奉命办理的第一桩大案,想来不相信我会秉公处理的百姓自然会有,不是吗?”
王母一时无话。
天奴忙上前施礼恳求道:“还请陛下娘娘做主,准许天奴到真君神殿搜上一搜,定能找出证据,证明传言非虚。”
杨戬亦上前行礼道:“陛下、娘娘,自从杨戬接任司法天神以来,一直被人嫉妒、受人唾骂,如今竟遭人这般诬蔑,心中实在委屈,杨戬斗胆,恳请娘娘亲自带人去真君神殿察看,已还杨戬清白。”
玉帝抚须道:“唔,天奴你一个小小的仙官,去真君神殿搜查确实尊卑不分,有失体统。”他看向王母,“那就有劳娘娘了。”
王母深深看了杨戬一眼,然后对玉帝恭敬回道:“是,陛下。”随即带人往真君神殿而去。
天奴有些惊疑不定地看向杨戬,杨戬却是不理,只气定神闲地立在瑶池中央。
西海龙王保持着毕恭毕敬的样子,一直未曾开口。
不一会儿,王母回来了,玉帝急急问道:“如何?”
王母面色稍霁,对玉帝恭顺回道:“臣妾看了,真君神殿并无任何不妥之处,所存档案一应俱全,与上报的材料并无二致。”
“唔。”玉帝满意地点点头,看向天奴的眼神里就多了些凌厉:“天奴,你还有何话要说?”
天奴额上冷汗登时下来了,然而又想到自己手中还有王牌,忙向玉帝奏禀道:“对于李博安改名一事,天奴无话可说。可二郎神私开沟渠、又让东海龙族将雨下到沟渠中,使得南郡幸免于难,天奴却是有证据的。”他上前递上一份折子,禀告道:“这是南郡城隍的证言,证明当年东海行雨前夜,南郡境内一夜之间多了数条沟渠,而自第二日起,那暴雨就只落在了沟渠里,并未危及百姓。”他又递上一本册子:“此乃南郡郡志,上面详细记载了南郡近五百年的情况,与城隍的证言正好吻合,说明当年南郡虽有一个月的暴雨,那南郡百姓却未受到真正的影响。”
↑返回顶部↑